DarrenWang

心向往之


  • 首页

  • 归档

struct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2.4 struct类型

struct

Go语言中,也和C或者其他语言一样,我们可以声明新的类型,作为其它类型的属性或字段的容器。例如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类型person代表一个人的实体。这个实体拥有属性:姓名和年龄。这样的类型我们称之struct。如下代码所示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type perso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}
```
看到了吗?声明一个struct如此简单,上面的类型包含有两个字段
- 一个string类型的字段name,用来保存用户名称这个属性
- 一个int类型的字段age,用来保存用户年龄这个属性
如何使用struct呢?请看下面的代码
```Go
<!-- more -->
type perso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}
var P person // P现在就是person类型的变量了
P.name = "Astaxie" // 赋值"Astaxie"给P的name属性.
P.age = 25 // 赋值"25"给变量P的age属性
fmt.Printf("The person's name is %s", P.name) // 访问P的name属性.
```
除了上面这种P的声明使用之外,还有另外几种声明使用方式:
- 1.按照顺序提供初始化值
P := person{"Tom", 25}
- 2.通过`field:value`的方式初始化,这样可以任意顺序
P := person{age:24, name:"Tom"}
- 3.当然也可以通过`new`函数分配一个指针,此处P的类型为*person

P := new(person)
下面我们看一个完整的使用struct的例子
```Go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// 声明一个新的类型
type perso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}
// 比较两个人的年龄,返回年龄大的那个人,并且返回年龄差
// struct也是传值的
func Older(p1, p2 person) (person, int) {
if p1.age>p2.age { // 比较p1和p2这两个人的年龄
return p1, p1.age-p2.age
}
return p2, p2.age-p1.age
}
func main() {
var tom person
// 赋值初始化
tom.name, tom.age = "Tom", 18
// 两个字段都写清楚的初始化
bob := person{age:25, name:"Bob"}
// 按照struct定义顺序初始化值
paul := person{"Paul", 43}
tb_Older, tb_diff := Older(tom, bob)
tp_Older, tp_diff := Older(tom, paul)
bp_Older, bp_diff := Older(bob, paul)
fmt.Printf("Of %s and %s, %s is older by %d years\n",
tom.name, bob.name, tb_Older.name, tb_diff)
fmt.Printf("Of %s and %s, %s is older by %d years\n",
tom.name, paul.name, tp_Older.name, tp_diff)
fmt.Printf("Of %s and %s, %s is older by %d years\n",
bob.name, paul.name, bp_Older.name, bp_diff)
}

struct的匿名字段

我们上面介绍了如何定义一个struct,定义的时候是字段名与其类型一一对应,实际上Go支持只提供类型,而不写字段名的方式,也就是匿名字段,也称为嵌入字段。
当匿名字段是一个struct的时候,那么这个struct所拥有的全部字段都被隐式地引入了当前定义的这个struct。
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,让上面说的这些更具体化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type Huma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weight int
}
type Student struct {
Human // 匿名字段,那么默认Student就包含了Human的所有字段
speciality string
}
func main() {
// 我们初始化一个学生
mark := Student{Human{"Mark", 25, 120}, "Computer Science"}
// 我们访问相应的字段
fmt.Println("His name is ", mark.name)
fmt.Println("His age is ", mark.age)
fmt.Println("His weight is ", mark.weight)
fmt.Println("His speciality is ", mark.speciality)
// 修改对应的备注信息
mark.speciality = "AI"
fmt.Println("Mark changed his speciality")
fmt.Println("His speciality is ", mark.speciality)
// 修改他的年龄信息
fmt.Println("Mark become old")
mark.age = 46
fmt.Println("His age is", mark.age)
// 修改他的体重信息
fmt.Println("Mark is not an athlet anymore")
mark.weight += 60
fmt.Println("His weight is", mark.weight)
}

图例如下:

图2.7 struct组合,Student组合了Human struct和string基本类型
我们看到Student访问属性age和name的时候,就像访问自己所有用的字段一样,对,匿名字段就是这样,能够实现字段的继承。是不是很酷啊?还有比这个更酷的呢,那就是student还能访问Human这个字段作为字段名。请看下面的代码,是不是更酷了。

1
2
mark.Human = Human{"Marcus", 55, 220}
mark.Human.age -= 1

通过匿名访问和修改字段相当的有用,但是不仅仅是struct字段哦,所有的内置类型和自定义类型都是可以作为匿名字段的。请看下面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type Skills []string
type Huma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weight int
}
type Student struct {
Human // 匿名字段,struct
Skills // 匿名字段,自定义的类型string slice
int // 内置类型作为匿名字段
speciality string
}
func main() {
// 初始化学生Jane
jane := Student{Human:Human{"Jane", 35, 100}, speciality:"Biology"}
// 现在我们来访问相应的字段
fmt.Println("Her name is ", jane.name)
fmt.Println("Her age is ", jane.age)
fmt.Println("Her weight is ", jane.weight)
fmt.Println("Her speciality is ", jane.speciality)
// 我们来修改他的skill技能字段
jane.Skills = []string{"anatomy"}
fmt.Println("Her skills are ", jane.Skills)
fmt.Println("She acquired two new ones ")
jane.Skills = append(jane.Skills, "physics", "golang")
fmt.Println("Her skills now are ", jane.Skills)
// 修改匿名内置类型字段
jane.int = 3
fmt.Println("Her preferred number is", jane.int)
}

从上面例子我们看出来struct不仅仅能够将struct作为匿名字段,自定义类型、内置类型都可以作为匿名字段,而且可以在相应的字段上面进行函数操作(如例子中的append)。
这里有一个问题:如果human里面有一个字段叫做phone,而student也有一个字段叫做phone,那么该怎么办呢?
Go里面很简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,最外层的优先访问,也就是当你通过student.phone访问的时候,是访问student里面的字段,而不是human里面的字段。
这样就允许我们去重载通过匿名字段继承的一些字段,当然如果我们想访问重载后对应匿名类型里面的字段,可以通过匿名字段名来访问。请看下面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type Huma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phone string // Human类型拥有的字段
}
type Employee struct {
Human // 匿名字段Human
speciality string
phone string // 雇员的phone字段
}
func main() {
Bob := Employee{Human{"Bob", 34, "777-444-XXXX"}, "Designer", "333-222"}
fmt.Println("Bob's work phone is:", Bob.phone)
// 如果我们要访问Human的phone字段
fmt.Println("Bob's personal phone is:", Bob.Human.phone)
}

links

  • 目录
  • 上一章: 流程和函数
  • 下一节: 面向对象

面向对象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2.5 面向对象

前面两章我们介绍了函数和struct,那你是否想过函数当作struct的字段一样来处理呢?今天我们就讲解一下函数的另一种形态,带有接收者的函数,我们称为method

method

现在假设有这么一个场景,你定义了一个struct叫做长方形,你现在想要计算他的面积,那么按照我们一般的思路应该会用下面的方式来实现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package main
<!-- more -->
import "fmt"
type Rectangle struct {
width, height float64
}
func area(r Rectangle) float64 {
return r.width*r.height
}
func main() {
r1 := Rectangle{12, 2}
r2 := Rectangle{9, 4}
fmt.Println("Area of r1 is: ", area(r1))
fmt.Println("Area of r2 is: ", area(r2))
}

这段代码可以计算出来长方形的面积,但是area()不是作为Rectangle的方法实现的(类似面向对象里面的方法),而是将Rectangle的对象(如r1,r2)作为参数传入函数计算面积的。
这样实现当然没有问题咯,但是当需要增加圆形、正方形、五边形甚至其它多边形的时候,你想计算他们的面积的时候怎么办啊?那就只能增加新的函数咯,但是函数名你就必须要跟着换了,变成area_rectangle, area_circle, area_triangle...
像下图所表示的那样, 椭圆代表函数, 而这些函数并不从属于struct(或者以面向对象的术语来说,并不属于class),他们是单独存在于struct外围,而非在概念上属于某个struct的。

图2.8 方法和struct的关系图
很显然,这样的实现并不优雅,并且从概念上来说”面积”是”形状”的一个属性,它是属于这个特定的形状的,就像长方形的长和宽一样。
基于上面的原因所以就有了method的概念,method是附属在一个给定的类型上的,他的语法和函数的声明语法几乎一样,只是在func后面增加了一个receiver(也就是method所依从的主体)。
用上面提到的形状的例子来说,method area() 是依赖于某个形状(比如说Rectangle)来发生作用的。Rectangle.area()的发出者是Rectangle, area()是属于Rectangle的方法,而非一个外围函数。
更具体地说,Rectangle存在字段 height 和 width, 同时存在方法area(), 这些字段和方法都属于Rectangle。
用Rob Pike的话来说就是:

“A method is a function with an implicit first argument, called a receiver.”
method的语法如下:
func (r ReceiverType) funcName(parameters) (results)
下面我们用最开始的例子用method来实现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package main
import (
"fmt"
"math"
)
type Rectangle struct {
width, height float64
}
type Circle struct {
radius float64
}
func (r Rectangle) area() float64 {
return r.width*r.height
}
func (c Circle) area() float64 {
return c.radius * c.radius * math.Pi
}

func main() {
r1 := Rectangle{12, 2}
r2 := Rectangle{9, 4}
c1 := Circle{10}
c2 := Circle{25}
fmt.Println("Area of r1 is: ", r1.area())
fmt.Println("Area of r2 is: ", r2.area())
fmt.Println("Area of c1 is: ", c1.area())
fmt.Println("Area of c2 is: ", c2.area())
}

在使用method的时候重要注意几点

  • 虽然method的名字一模一样,但是如果接收者不一样,那么method就不一样
  • method里面可以访问接收者的字段
  • 调用method通过.访问,就像struct里面访问字段一样
    图示如下: 图2.9 不同struct的method不同
    在上例,method area() 分别属于Rectangle和Circle, 于是他们的 Receiver 就变成了Rectangle 和 Circle, 或者说,这个area()方法 是由 Rectangle/Circle 发出的。

   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,图示中method用虚线标出,意思是此处方法的Receiver是以值传递,而非引用传递,是的,Receiver还可以是指针, 两者的差别在于, 指针作为Receiver会对实例对象的内容发生操作,而普通类型作为Receiver仅仅是以副本作为操作对象,并不对原实例对象发生操作。后文对此会有详细论述。
    那是不是method只能作用在struct上面呢?当然不是咯,他可以定义在任何你自定义的类型、内置类型、struct等各种类型上面。这里你是不是有点迷糊了,什么叫自定义类型,自定义类型不就是struct嘛,不是这样的哦,struct只是自定义类型里面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而已,还有其他自定义类型申明,可以通过如下这样的申明来实现。

    1
    type typeName typeLiteral

请看下面这个申明自定义类型的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type ages int
type money float32
type months map[string]int
m := months {
"January":31,
"February":28,
...
"December":31,
}

看到了吗?简单的很吧,这样你就可以在自己的代码里面定义有意义的类型了,实际上只是一个定义了一个别名,有点类似于c中的typedef,例如上面ages替代了int
好了,让我们回到method
你可以在任何的自定义类型中定义任意多的method,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复杂一点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const(
WHITE = iota
BLACK
BLUE
RED
YELLOW
)
type Color byte
type Box struct {
width, height, depth float64
color Color
}
type BoxList []Box //a slice of boxes
func (b Box) Volume() float64 {
return b.width * b.height * b.depth
}
func (b *Box) SetColor(c Color) {
b.color = c
}
func (bl BoxList) BiggestColor() Color {
v := 0.00
k := Color(WHITE)
for _, b := range bl {
if bv := b.Volume(); bv > v {
v = bv
k = b.color
}
}
return k
}
func (bl BoxList) PaintItBlack() {
for i := range bl {
bl[i].SetColor(BLACK)
}
}
func (c Color) String() string {
strings := []string {"WHITE", "BLACK", "BLUE", "RED", "YELLOW"}
return strings[c]
}
func main() {
boxes := BoxList {
Box{4, 4, 4, RED},
Box{10, 10, 1, YELLOW},
Box{1, 1, 20, BLACK},
Box{10, 10, 1, BLUE},
Box{10, 30, 1, WHITE},
Box{20, 20, 20, YELLOW},
}
fmt.Printf("We have %d boxes in our set\n", len(boxes))
fmt.Println("The volume of the first one is", boxes[0].Volume(), "cm³")
fmt.Println("The color of the last one is",boxes[len(boxes)-1].color.String())
fmt.Println("The biggest one is", boxes.BiggestColor().String())
fmt.Println("Let's paint them all black")
boxes.PaintItBlack()
fmt.Println("The color of the second one is", boxes[1].color.String())
fmt.Println("Obviously, now, the biggest one is", boxes.BiggestColor().String())
}

上面的代码通过const定义了一些常量,然后定义了一些自定义类型

  • Color作为byte的别名
  • 定义了一个struct:Box,含有三个长宽高字段和一个颜色属性
  • 定义了一个slice:BoxList,含有Box
    然后以上面的自定义类型为接收者定义了一些method
  • Volume()定义了接收者为Box,返回Box的容量
  • SetColor(c Color),把Box的颜色改为c
  • BiggestColor()定在在BoxList上面,返回list里面容量最大的颜色
  • PaintItBlack()把BoxList里面所有Box的颜色全部变成黑色
  • String()定义在Color上面,返回Color的具体颜色(字符串格式)
    上面的代码通过文字描述出来之后是不是很简单?我们一般解决问题都是通过问题的描述,去写相应的代码实现。

    指针作为receiver

   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SetColor这个method,它的receiver是一个指向Box的指针,是的,你可以使用Box。想想为啥要使用指针而不是Box本身呢?
    我们定义SetColor的真正目的是想改变这个Box的颜色,如果不传Box的指针,那么SetColor接受的其实是Box的一个copy,也就是说method内对于颜色值的修改,其实只作用于Box的copy,而不是真正的Box。所以我们需要传入指针。
    这里可以把receiver当作method的第一个参数来看,然后结合前面函数讲解的传值和传引用就不难理解
    这里你也许会问了那SetColor函数里面应该这样定义`
    b.Color=c,而不是b.Color=c,因为我们需要读取到指针相应的值。 你是对的,其实Go里面这两种方式都是正确的,当你用指针去访问相应的字段时(虽然指针没有任何的字段),Go知道你要通过指针去获取这个值,看到了吧,Go的设计是不是越来越吸引你了。 也许细心的读者会问这样的问题,PaintItBlack里面调用SetColor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写成(&bl[i]).SetColor(BLACK)`,因为SetColor的receiver是*Box,而不是Box。
    你又说对了,这两种方式都可以,因为Go知道receiver是指针,他自动帮你转了。
    也就是说:

    如果一个method的receiver是T,你可以在一个T类型的实例变量V上面调用这个method,而不需要&V去调用这个method
    类似的
    如果一个method的receiver是T,你可以在一个
    T类型的变量P上面调用这个method,而不需要 *P去调用这个method
    所以,你不用担心你是调用的指针的method还是不是指针的method,Go知道你要做的一切,这对于有多年C/C++编程经验的同学来说,真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痛苦。

    method继承

    前面一章我们学习了字段的继承,那么你也会发现Go的一个神奇之处,method也是可以继承的。如果匿名字段实现了一个method,那么包含这个匿名字段的struct也能调用该method。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22
    23
    24
    25
    package main
    import "fmt"
    type Human struct {
    name string
    age int
    phone string
    }
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Human //匿名字段
    school string
    }
    type Employee struct {
    Human //匿名字段
    company string
    }
    //在human上面定义了一个method
    func (h *Human) SayHi() {
    fmt.Printf("Hi, I am %s you can call me on %s\n", h.name, h.phone)
    }
    func main() {
    mark := Student{Human{"Mark", 25, "222-222-YYYY"}, "MIT"}
    sam := Employee{Human{"Sam", 45, "111-888-XXXX"}, "Golang Inc"}
    mark.SayHi()
    sam.SayHi()
    }

method重写

上面的例子中,如果Employee想要实现自己的SayHi,怎么办?简单,和匿名字段冲突一样的道理,我们可以在Employee上面定义一个method,重写了匿名字段的方法。请看下面的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type Human struct {
name string
age int
phone string
}
type Student struct {
Human //匿名字段
school string
}
type Employee struct {
Human //匿名字段
company string
}
//Human定义method
func (h *Human) SayHi() {
fmt.Printf("Hi, I am %s you can call me on %s\n", h.name, h.phone)
}
//Employee的method重写Human的method
func (e *Employee) SayHi() {
fmt.Printf("Hi, I am %s, I work at %s. Call me on %s\n", e.name,
e.company, e.phone) //Yes you can split into 2 lines here.
}
func main() {
mark := Student{Human{"Mark", 25, "222-222-YYYY"}, "MIT"}
sam := Employee{Human{"Sam", 45, "111-888-XXXX"}, "Golang Inc"}
mark.SayHi()
sam.SayHi()
}

上面的代码设计的是如此的美妙,让人不自觉的为Go的设计惊叹!
通过这些内容,我们可以设计出基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了,但是Go里面的面向对象是如此的简单,没有任何的私有、公有关键字,通过大小写来实现(大写开头的为公有,小写开头的为私有),方法也同样适用这个原则。

links

  • 目录
  • 上一章: struct类型
  • 下一节: interface

并发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2.7 并发

有人把Go比作21世纪的C语言,第一是因为Go语言设计简单,第二,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并行程序设计,而Go从语言层面就支持了并行。

阅读全文 »

interface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2.6 interface

interface

阅读全文 »

小结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2.8 总结

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了Go语言的一些语法,通过语法我们可以发现Go是多么的简单,只有二十五个关键字。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关键字都是用来干什么的。

1
2
3
4
5
break    default      func    interface    select
case defer go map struct
chan else goto package switch
const fallthrough if range type
continue for import return var

  • var和const参考2.2Go语言基础里面的变量和常量申明
  • package和import已经有过短暂的接触
  • func 用于定义函数和方法
  • return 用于从函数返回
  • defer 用于类似析构函数
  • go 用于并发
  • select 用于选择不同类型的通讯
  • interface 用于定义接口,参考2.6小节
  • struct 用于定义抽象数据类型,参考2.5小节
  • break、case、continue、for、fallthrough、else、if、switch、goto、default这些参考2.3流程介绍里面
  • chan用于channel通讯
  • type用于声明自定义类型
  • map用于声明map类型数据
  • range用于读取slice、map、channel数据
    阅读全文 »

Web基础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3 Web基础

学习基于Web的编程可能正是你读本书的原因。事实上,如何通过Go来编写Web应用也是我编写这本书的初衷。前面已经介绍过,Go目前已经拥有了成熟的HTTP处理包,这使得编写能做任何事情的动态Web程序易如反掌。在接下来的各章中将要介绍的内容,都是属于Web编程的范畴。本章则集中讨论一些与Web相关的概念和Go如何运行Web程序的话题。

目录

阅读全文 »

Go搭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3.2 Go搭建一个Web服务器

前面小节已经介绍了Web是基于http协议的一个服务,Go语言里面提供了一个完善的net/http包,通过http包可以很方便的就搭建起来一个可以运行的Web服务。同时使用这个包能很简单地对Web的路由,静态文件,模版,cookie等数据进行设置和操作。

http包建立Web服务器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<!-- more -->
package main
import (
"fmt"
"net/http"
"strings"
"log"
)
func sayhelloName(w http.ResponseWriter, r *http.Request) {
r.ParseForm() //解析参数,默认是不会解析的
fmt.Println(r.Form) //这些信息是输出到服务器端的打印信息
fmt.Println("path", r.URL.Path)
fmt.Println("scheme", r.URL.Scheme)
fmt.Println(r.Form["url_long"])
for k, v := range r.Form {
fmt.Println("key:", k)
fmt.Println("val:", strings.Join(v, ""))
}
fmt.Fprintf(w, "Hello astaxie!") //这个写入到w的是输出到客户端的
}
func main() {
http.HandleFunc("/", sayhelloName) //设置访问的路由
err := http.ListenAndServe(":9090", nil) //设置监听的端口
if err != nil {
log.Fatal("ListenAndServe: ", err)
}
}

上面这个代码,我们build之后,然后执行web.exe,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在9090端口监听http链接请求了。
在浏览器输入http://localhost:9090
可以看到浏览器页面输出了Hello astaxie!
可以换一个地址试试:http://localhost:9090/?url_long=111&url_long=222
看看浏览器输出的是什么,服务器输出的是什么?
在服务器端输出的信息如下:

图3.8 用户访问Web之后服务器端打印的信息
我们看到上面的代码,要编写一个Web服务器很简单,只要调用http包的两个函数就可以了。

如果你以前是PHP程序员,那你也许就会问,我们的nginx、apache服务器不需要吗?Go就是不需要这些,因为他直接就监听tcp端口了,做了nginx做的事情,然后sayhelloName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写的逻辑函数了,跟php里面的控制层(controller)函数类似。
如果你以前是Python程序员,那么你一定听说过tornado,这个代码和他是不是很像,对,没错,Go就是拥有类似Python这样动态语言的特性,写Web应用很方便。
如果你以前是Ruby程序员,会发现和ROR的/script/server启动有点类似。
我们看到Go通过简单的几行代码就已经运行起来一个Web服务了,而且这个Web服务内部有支持高并发的特性,我将会在接下来的两个小节里面详细的讲解一下Go是如何实现Web高并发的。

links

  • 目录
  • 上一节: Web工作方式
  • 下一节: Go如何使得web工作

web工作方式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3.1 Web工作方式

我们平时浏览网页的时候,会打开浏览器,输入网址后按下回车键,然后就会显示出你想要浏览的内容。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用户行为背后,到底隐藏了些什么呢?

阅读全文 »

Go如何使得web工作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3.3 Go如何使得Web工作

前面小节介绍了如何通过Go搭建一个Web服务,我们可以看到简单应用一个net/http包就方便的搭建起来了。那么Go在底层到底是怎么做的呢?万变不离其宗,Go的Web服务工作也离不开我们第一小节介绍的Web工作方式。

阅读全文 »

小结

发表于 2018-08-03 | 分类于 go开发

3.5 小结

这一章我们介绍了HTTP协议, DNS解析的过程, 如何用go实现一个简陋的web server。并深入到net/http包的源码中为大家揭开实现此server的秘密。

阅读全文 »
123…10

王梦涛

100 日志
4 分类
4 标签
GitHub Weibo
© 2016 – 2018 王梦涛
由 Hexo 强力驱动 v3.6.0
|
主题 – NexT.Pisces v6.3.0